二季度高新区产业发展报告
今年以来,高新区持续巩固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,强力推进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战略,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,在低基数效应和市场持续回暖的情况下,全区工业经济保持加快恢复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第二产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
上半年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.6%,环比增长25.38%,比2019年增长40.67%,两年平均增长18.61%,增幅位居全市第一。高于全市(13.3%)11.3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(16.1%)8.5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(15.9%)8.7个百分点。
(一)主导产业拉动明显。上半年,从行业看,全区13个行业大类中1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,增长面为84.62%。其中9大工业行业均保持20%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。医药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正向拉动较大,增加值分别增长40.17%、22.16%、44.07%,拉动全区工业增加值增幅提升21.58个百分点。
(二)月度新增企业贡献有力。6月新增交大智邦等5家新建投产企业,加上去年月度新增的东滕阿胶和天衢精密共7家企业无同期基数,净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.39个百分点。
(三)工业投资持续加大。上半年,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.2%,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9.3%,较去年同期提高18.8个百分点;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8.8%,占工业投资比重58.6%;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%,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2.6%。
二、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
(一)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带动。上半年营业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仅2家,未形成集群产业优势,需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,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,推动产业集聚发展。
(二)工业生产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。受全省加快淘汰低效落后动能、“两高”项目分类处置等政策因素影响,我区电力、热力供应业生产运行影响较大,上半年增加值增速较1-5月回落10.4个百分点,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-5月下降1.18个百分点。
(三)工业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。一是今年以来,铜、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出现大幅上涨,工业生产整体面临较大的成本上升压力,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小;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逐渐衰减,轮胎行业供给过剩持续显现,市场价格下行,而生产用蒸汽价格高于同行业其他厂家,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侵蚀企业利润,导致盈利水平显著下降。
三、下一步建议
(一)加强区街、部门联动,抓实抓好工业企业运行监测。加强对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监测调度,强化街道统计等各部门不同来源数据的印证,及时了解运行态势、市场环境、要素供应等动态情况,发现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及时应对。精心服务、及时跟踪区内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,发挥重点企业、重点项目带动作用,确保全区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态势。
(二)内外齐发力,加快构建“双循环”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、积极向上争取,尽可能减轻环保、能源等政策对企业的不利影响。同时,精细化服务落实惠企政策,搭好平台“请进来”助推企业“走出去”。通过政府数据平台及各类其他渠道,帮助企业精准匹配上下游客户,拓宽企业承接订单渠道,提升市场占有份额。
(三)坚持现代产业集群培育方向。统筹考虑区位、交通和资源等条件,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空间,聚焦“1+4”产业集群培育,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,推动产业链向龙头企业集聚。落实用好“链长制”“飞地模式”“以企招商”等市场化手段,全力推动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三链融合,集中要素资源支持产业链高速发展。